close

WEDCV155VD5RRV515DV

 

內容簡介

  App Inventor 2是一套不用安裝、直接用來開發Android行動裝置App的設計開發工具。App Inventor 2的出現、讓即使不懂Java程式語言以及Android SDK的開發者都可以來開發Android行動裝置App。只要瞭解作業執行流程、以及程式邏輯觀念,就可以使用App Inventor 2來開發App。

  由於App Inventor 2不需要一行一行的撰寫程式碼,只要將一個一個功能的程式區塊像堆積木般,堆出一個一個App功能,將這些堆出的App功能集合起來、就成為一個功能完整的App軟體,本書就將Step By Step的教導所有讀者與同學,將App Inventor 2提供的程式區塊,按部就班的堆積成實用的App程式。
 
  ※本書將使用「與眾不同」的專業教學圖書撰寫手法:將所有章節重點為出題的依據,在最後獨立章節建立讀者與同學自我測驗的專屬題目,讓所有讀者與同學可以進行自我測試。
  
※本書使用Step By Step方式詳細講解App Inventor 2不同用途的元件群組工具箱,讀者可輕鬆學會使用App Inventor 2開發實用的App程式。

  ※附贈全書所有章節的App Inventor 2範例程式檔案,可直接上線使用。
 
 

目錄

Chapter 1 雲端元件堆積塑造 App 時代來臨:App Inventor 2
1-1 視覺化元件堆積Android App開發工具:App Inventor 2
1-2 App Inventor 2與Android SDK + Java 開發工具對比分析
1-3 建立與設定App Inventor 2程式開發環境
1-4 App Inventor 2環境介紹與建立程式專案

Chapter 2 App Inventor 2:視覺化區塊式程式開發設計
2-1 App Inventor 2視覺化元件工具箱
2-2 使用者界面元件應用規劃
2-3 元件 (Components) 與區塊 (Blocks)
2-4 變數與常數結構概說
2-5 App Inventor 2運算結構分析設計
2-6 Layout設計

Chapter 3 邏輯判斷、流程分歧與迴路設計
3-0 App Inventor 2流程與邏輯分析運算概論
3-1 流程分歧判斷應用規劃
3-2 多元分歧設計
3-3 迴路 (Loop) 設計
3-4 清單 (List) 控制設計
3-5 交叉與巢式迴圈程式設計
3-6 清單顯示器、清單選擇器與下拉式程式區塊應用設計

Chapter 4 數學與日期運算程式設計
4-1 數學運算程式區塊應用分析
4-2 隨機數 (Random Number) 應用程式設計
4-3 三角函數運算區塊應用設計
4-4 魔術方陣 (Magic Square) 遊戲App設計
4-5 日期與時間程式設計:日期選擇器 (DatePicker)
4-6 日期與時間程式設計:時間選擇器 (TimePicker)
4-7 日期與時間程式設計:計時器 (Clock & Timer)

Chapter 5 App Inventor 2 副程式設計
5-0 副程式概說
5-1 建立與叫用程序 (Procedure)
5-2 建立與叫用函數 (Function)
5-3 程序 (Procedure) 應用實例一:產生訊息對話框 (Message Dialog)
5-4 程序 (Procedure) 應用實例二:運算等待對話框 (Process Waiting Dialog)
5-5 函數 (Function) 應用實例一:產生輸入式對話框 (Data Input Dialog)
5-6 遞迴式程序 (Recursive Procedures) 設計
5-7 遞迴式函數 (Recursive Function) 設計

Chapter 6 動態Screen元件資料顯示設計
6-1 Screen介面元件屬性與事件設計概說
6-2 多Screen介面切換與關閉設計
6-3 應用系統主介面:Application App MENU Screen設計

Chapter 7 App Inventor 2 影像動畫多媒體程式設計
7-1 App Inventor 2影像動畫與多媒體元件分析設計
7-2 影像元件程式設計
7-3 動畫元件程式設計
7-4 影音媒體元件程式設計
7-5 影像互動元件程式設計

Chapter 8 App Inventor 2 資料庫規劃:口袋裡的客戶分析系統
8-1 區塊(Block)式資料庫存取應用設計:TinyDB
8-2 清單區塊(List Block)式資料庫:行動客戶系統設計
8-3 對話框 (Dialog):分類重點摘要資料庫處理
8-4 客戶清單瀏覽程式設計
8-5 App Inventor 2檔案管理

Chapter 9 多彩多姿的朋友互動以及裝置系統應用程式設計
9-1 自動撥打電話App:電話撥號器元件設計
9-2 自動收發簡訊App:簡訊收發器元件設計
9-3 建立朋友的電子郵件資訊:電子郵件位址選擇器元件設計
9-4 聯絡好朋友:聯絡人選擇器元件設計
9-5 查詢電話簿:電話號選擇器元件設計
9-6 資料訊息分享:訊息分享器元件設計

Chapter 10 App Inventor 2 旅遊地圖製作
10-1 CALL Web Viewer:製作自己的網路瀏覽器
10-2 經緯度定位:找到你自己的位置
10-3 CALL Google MAP
10-4 設計自己的旅遊地圖
10-5 旅遊地圖全程製作

Chapter 11 App Inventor 2 同學自我演練評量
【CH-01】:雲端元件堆積塑造 App 時代來臨:App Inventor 2
【CH-02】:App Inventor 2:視覺化區塊式程式開發設計
【CH-03】:邏輯判斷、流程分歧與迴路設計
【CH-04】:數學與日期運算程式設計
【CH-05】:App Inventor 2:副程式設計    11-26
【CH-06】:動態Screen元件資料顯示設計    11-27
【CH-07】:App Inventor 2-影像動畫多媒體程式設計
【CH-08】:App Inventor 2-資料庫規劃:口袋裡的客戶分析系統
【CH-09】:多彩多姿的朋友互動以及裝置系統應用程式設計
【CH-10】:App Inventor 2-旅遊地圖製作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8755130
  • 規格:平裝 / 552頁 / 26 x 18.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更多內容請看北京日報客戶端學習頻道:「拿病毒抹黑對方」這件事,早在1853年馬克思就曾嘲諷和批判過 余自1980年開始研習文化史,文化生態是我40年來始終關注的要處。 近兩年病中續寫《中華文化生態論綱》一書。庚子歲首,出版社送來小書校樣,余修訂之際,恰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肆虐武漢、湖北、全囯乃至域外,令吾輩對生態問題的重要性、嚴峻性平添切膚感受:生態是人類直面的緊迫問題,切關全人類的生存與發展,不僅指涉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同時也切入經濟活動和社會結構,包含「天人」和「人文」兩大系統。這兩大系統綜匯而成的「文化生態」的歷史演繹,正是定稿中的拙著所要探究的范域。 先民的「生態前見」,是傳統文化蘊涵的寶貴財富 「生態」的漢語本義,是生動意態,而現代所用「生態」一詞是外來語,源於希臘文,意謂居所、棲息地。 吾國使用近代義的「生態」一詞不過百年,「生態學」研究更在晚近幾十年間得以開展,但中華先賢很早就有關於人與環境密不可分的認知,並有保護生態的踐行,這些先民的「生態前見」,是傳統文化蘊涵的寶貴財富,可供今人借鑑。 ... (一)「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全方位審視生態環境的哲思。 (二)有珍惜自然資源的讜論,如墨家譴責貴族「繁飾禮樂」,奢侈耗物,主張「節用」「節葬」;道家「去甚,去奢,去泰」,反對暴殄天物。《資治通鑑》指出,資源有大數,物品製造有大限,故當「取之有度,用之有節」。 (三)在社會管理層面,各朝設置虞、衡等環境保護機構,周代有山虞、澤虞,川衡、林衡等職官,負責制定保護山林、河澤的法規,並巡視林麓,嚴禁濫砍濫伐。《淮南子》有休獵、休漁的詳細記述。 (四)維護動植物可持續發展。《禮記》載「不殀夭,不殺胎,不覆巢」(不抓小鳥,不殺孕獸,不傾覆鳥巢)。《國語》載,賢臣里革反對魯宣公在春夏鳥獸孵卵懷孕時捕殺。《孟子》有「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的名論。要求人類放棄中心意識是過高標準,而收斂侵占自然物慾望的「弱人類中心主義」是可行之路,先民便有此種睿智,值得今人學習。 不要誤解荀子的「人定勝天」 有哲人更從形上層面作生態議論。荀子謂:「天有其時,地有其財,人有其治,夫是之謂能參。舍其所以參,而願其參,則惑矣!」 人們熟知荀子的「人定勝天」之說,但不要誤解,荀卿並非以為人可以任意擺布自然,而是主張人與天地配合,如果與天地爭職分,就是犯糊塗。 《易傳》把天地人並稱「三才」,天人協調是理想境界。《淮南子》講:「禹決江疏河以為天下興利,而不能使水西流;稷闢土墾草,以為百姓力農,然不能使禾冬生,豈其人事不至哉?其勢不可也。」 北魏農學家賈思勰說:「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勞而無獲。」這種人事不違天地規律、順應自然使用人力的思想,乃關於天人關係、人地關係的遠見。 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此語中之「自然」,或解為形容詞,「自」指本身,「然」指如此,合指本身如此。「自然」又解為名詞,指物理性的大自然。 而余以為,「道法自然」無論作哪一解釋,都包含天地人皆以自然為歸依、為原本之義,自然是宇宙的最高範疇,是宇宙本身,此為千古卓絕之論。人類必須順從自然,而不可違逆自然。反對逆天而行,主張天人一體,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基旨。 如果把人創造的文化比喻為一株參天大樹,是自然提供了大樹賴以生長的陽光、雨露和土壤。對此當念茲在茲。 「和則可大,樂則可久,天地之性,久大而已矣」 然而,吾輩所生時代往往背離此道。工業革命以來的三百年,「征服自然」衍為主流意識,物本主義壓過人本主義,更蔑視自然生機主義,「人類中心主義」得到病態擴張。 當下邁入後工業文明的信息化時代,物本主義的工具理性更趨發達,掌握了核裂變、人工智慧、生物工程等尖端技術的今人,似乎可以得心應手地「改造自然」,但「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 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如果背棄自然法則,違背生命倫理,包括生物工程在內的科技創造,必招致自然鐵腕的回敬。 地球上產生過千萬計物種,唯有人類,特別是創製核武器和生物工程技術的人類,已經具備毀滅地球上生靈(包括人自身)的能力。 卡普拉在《轉折點》中說:「我們第一次被迫面臨著人類和地球上所有生命滅絕這樣一場確確實實的威脅。」這種威脅,並非來自毒蛇猛獸、地震火山,也不是天然病毒,而可能是自以為超越自然、左右自然的愚妄之人的逆天行為。這是當下人類必須時刻自警的。 而我們的生路是存在的,這便是遵從自然法則,在社會活動中限抑物本傾向,復歸人本精神和道法自然。 理性的人類應當深懷敬畏——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效法自然,善待自然,實現人與自然和諧,人與人和諧。視萬物為友朋,引人類為同胞。此即宋人張載所言:「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執此之念,人類方有遠大前程。張載《正蒙》云:「和則可大,樂則可久,天地之性,久大而已矣。」 (作者: 馮天瑜,系武漢大學歷史系教授)

 

 

 

 

 

文章來源取自於:

 

 

每日頭條 https://kknews.cc/culture/pbm9kqz.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787948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草屯睡眠障礙門診改善中醫診所二水睡眠障礙治療有效中醫診所中寮瞳孔擴張或收縮中醫推薦北斗睡眠品質變差中醫推薦
大村打嗝看什麼科 二水入睡困難看什麼科 Dcard推薦的草屯中醫診所,失眠睡不著改善很多芬園失眠睡不著治療中醫 中寮呼吸困難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最推薦的草屯中醫診所,自律神經失調改善很多魚池鄉無法進行中高強度運動看什麼科 魚池鄉白天沒精神改善中醫診所 最推薦的和美中醫診所,自律神經失調改善很多彰師大附近推薦無法進行中高強度運動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魚池鄉肩頸痠痛治療中醫 看不好的人都來這間員林中醫診所,自律神經失調改善很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tjc1hdbry 的頭像
    ttjc1hdbry

    ttjc1hdbry的部落格

    ttjc1hdb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